“诺奖”总被“三无人员”发现不是好事
若要说今年中国科学界有什么引领世界的重大发现,一定绕不过一个叫韩春雨的人。5月2日,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了他有关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此技术有望媲美甚至超越当下炙手可热的美国基因编辑技术,属于世界级科学发现,韩春雨一时让中国学术界为之沸腾,被誉为“诺奖级”的科学家。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韩春雨这位“诺奖级”科学家在中国科研界是个无名小卒,不过河北科技大学一位连续十年没有发过文章的副教授,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在十多年的学术生涯里,这位副教授一共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获得30万元。这相当于每年三万元,还不如一个衬衫厂工人的年收入。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三无学者”(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
“三无学者”的身份,却有了世界级的科学发现,一夜之间变成了“诺奖级”的科学家,在令人震惊的同时,使我不由想起了去年刚刚获得诺奖的屠呦呦。据说屠呦呦也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这就奇怪了,为什么在中国能出“诺奖”的科学家都是些“三无人员”呢?为什么中国养了那么多“三有人员”,这些人员什么都“有”,“占有”了那么多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却唯独“没有”屠呦呦、韩春雨这些“三无人员”的科学发现呢?
众所周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选外籍院士和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研究员李爱珍,已经让中国科学界尴尬好多年了。去年,“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诺奖”又让让中国科学界在尴尬中挥别了2015,没成想2016尚未过半,又杀出了一个“三无人员”韩春雨这匹黑马。这就使得我们不能不问,为什么在中国科学家中能有“诺奖”发现的总是些不比我们看好和重视的“三无人员”这一问题了!
与屠呦呦、韩春雨这些不受宠不吃香“三无学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等等,那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权贵学者”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另外,一些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不但官做得风生水起,而且顺风顺水地当上了专家教授,甚至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可谓占尽了“所有”,什么都不缺,唯独在学术上“一无所有”。这正常吗?
潜心研究、不善交际、敢讲真话的经费短缺,不被重视,该有的没有;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能呼风唤雨风光无限,什么都有。两相比照,如此“颠倒有无”,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这说明了什么?作为曾领先全球拥有世界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的中国,为什么后来在科学上鲜有领跑世界的重大发现呢?难道这不与我们在对待科学家上的“颠倒有无”无关吗?
尽管缺乏支持,偏安河北科技大学的“三无人员”韩春雨和他的同事,在石家庄那间朴素的实验室里一鸣惊人地发表了一项“诺贝尔级”的实验成果,确实令人欣喜。可是,我觉得这种欣喜毕竟充满了偶然性。这对一个高喊科教兴国的世界大国来说,毕竟太尴尬,太不正常了。为什么“诺奖”总是被“三无人员”发现?中国科学界必须回答这一问题,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的科学之光才可能照耀世界,这种欣喜才可能从偶然变成必然而此起彼伏!
诺奖”总被三无人员发现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