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民营、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定向降准等工具有针对性地“滴灌”,着力加强结构优化,引导、撬动对经营正常、流动性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经济日报记者11月6日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到,有的民营企业遇到了“三座大山”,其中一座就是“融资的高山”。对此,您怎么看?
易纲:我们一定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尤其突出,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下降,不愿意承担风险。民营企业融资难体现在信贷、发债、股权融资3个方面都很困难。
这3个困难互相联系,1个方面有困难,对其他两方面也可能造成影响。比如说,一家民企发债发不出去了,有可能银行要抽走贷款;也有可能发债发不出去的消息马上使股价下跌,如果股票被质押了面临平仓的压力。我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企业在贷款上的困难、发债上的困难、股权质押融资上的困难有效地予以化解。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对此,您怎么看?
易纲:我们要优先解决融资难,因为没有融资就谈不上贵,先把融资难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再着力解决融资贵的问题。融资贵的问题还得有“一根弦”,就是一定要让资金在商业上可持续。我们说的“几家抬”,就是财政、人民银行、监管部门要帮助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降低成本,使得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有积极性给小微企业贷款,贷款了以后是保本微利的,或者是保本没有利润都可以,但是应该是保本的。如果在商业上不可持续,放出去就是坏账,收不回来,所以政策一定要注意商业可持续,要让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有长期持续地给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记者: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目前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进一步举措?
易纲: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从宏观上营造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使流动性合理充裕。我们已4次降准,共释放约4万亿元流动性,对冲了中期借贷便利等之后,净放出了2.3万亿元流动性。
但在总量上的流动性合理充裕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才能传导到企业。总的“龙头”够了,池子里的水也很多,流动性是合理充裕的。但今年另外一个工作就是怎么使这些流动性流到民营企业和最需要的地方。所以我们采取了“三支箭”的政策组合。
“第一支箭”是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人民银行今年以来增加了30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基本上都是针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凡是中小银行有客户、还能贷出去,只是因为存款不够或是存贷比太高,缺乏资金导致贷不出去的,人民银行都以再贷款、再贴现的形式支持这些银行。今年以来,普惠金融口径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长要比一般贷款的速度高得多,并且融资成本开始下降。今后这方面工作还会继续做。
“第二支箭”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实际上就是给民营企业发债买一个保险。民营企业发债难是因为商业银行不愿意买。商业银行为什么不愿意买?因为民营企业违约了以后商业银行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我们推出这个支持工具,就是一个保险。
发保险的机构专业且有雄厚的资本金,所以在买保险的情况下就可以买民营企业发的债,只要有人买了,民营企业的债就发出去了。这个保险是由投资者付费的,没有加重民营企业的负担。这样就解决了债券发行不流标、有足够的认购倍数的问题。
目前,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已经开始试点运作。前不久,浙江荣盛、红狮集团、宁波富邦等3家民营企业,通过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募集资金19亿元。3只债券认购倍数均超过2倍,远高于今年以来民企发行债券1.24倍的平均认购倍数,而且发行利率均低于发行人今年已发行的同期限品种平均票面利率,有的较发行人今年发行的同期限品种平均利率低44个基点,信用风险缓释凭证费率为0.4%至1.6%之间,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扩大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试点,目前已有30家民企正在抓紧准备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工作。另外,人民银行正在与证监会紧密协作,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公司债券的具体方案。
“第三支箭”是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针对目前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相关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化解。同时,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人民银行正在推动由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初始引导资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股权融资支持。
对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我们有“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帮他们解决。人民银行今年增加的3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是一个政策引子,是“四两拨千斤”的引导,还要依靠大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小金融机构一起给民营企业贷款。同时,在监管方面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在财政方面,对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免征增值税。这些政策都是非常好的,但一定要落实到位。如果财政、监管和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都能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财政、银行、监管部门、其他部门“几家抬一下”,把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解决好,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就会得到明显改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