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德国制造”蜕变之路 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字号:

2019-08-23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作者:曹茜芮 冯运卿 王海龙

  现如今,“德国制造”已成为全球优质制造的代名词,赢得了世界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但在一百多年前, “德国制造”却是一个因为过度山寨英国产品而代表廉价与劣质的侮辱性符号。从广受诟病到如今竞相追逐, “德国制造”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改革之路。 “德国制造”转型的成功离不开德国政府在立法、创新、标准、人才等多方面政策措施的合力扶持,这些经验对 “中国制造”面临全球诸多质疑、急切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德国制造”的崛起之路

  “MadeinGermany”曾是山寨起家。德国开始工业化的时间较晚,在工业化初期也经历过 “山寨阶段”,通过剽窃技术、假冒仿造向英、法等国家 “学习”。在一系列窃取、山寨、倾销之后,德国还伪造商标品牌用在自己劣质产品上。

  英国人的抵制和立法以及 “德国制造”的耻辱印记,让德国人开始彻底自我反省。德国企业开始把 “用质量去竞争”作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钢铁、化工、机械、电气等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开展技术改造、加大研发投入。在设计上大力创新,制定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在质量上严格把关,迅速催生了西门子、克虏伯、大众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到1893年,德国制造的克虏伯大炮亮相芝加哥世博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德国制造”从此开始逐渐摆脱廉价质次的形象,逐渐确立了在设备制造业的领先地位。在此期间,德国销往英国的货物增加了30%,逐步得到了竞争对手的认可和青睐。

  德国人用自己的努力,发动 “品质革命”完成华丽转身,洗刷掉了 “商业秘密窃贼”和 “假冒伪劣者”的恶名,推动 “德国制造”完成了从屈辱标签到金字招牌的蜕变。

  实现 “蜕变”的经验之谈

  实行 “立法支持+行业保护”,为 “品质革命”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建立了包含竞争、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的法律体系,并制定了严格高效的执行机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开展行业保护,拒绝同行业恶性竞争。

  加强 “研发投入+平台打造”,为产品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一是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二是研发投入来源以企业自身和政府补贴为主。三是完善创新服务平台。

  打造 “行业标准+质量体系”,为提升品质设定关键路径。一是制定严格的工业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 (DIN)作为德国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机构,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迄今已有33149个标准项目,涉及从工业生产到民用产品的各个领域,其中约80%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据统计,“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制造业创造180亿欧元的价值。二是建立公正客观的质量认证和监督体系。机构的独立性既确保了“德国制造”的质量,又避免了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与严格的德国标准双管齐下,提升了 “德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

  发展 “职业教育+工会组织”,为打造高质量产品培育优秀工匠。一是大力普及职业教育。二是开展工厂学徒制。三是利用各种工会组织保护企业利益。

  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以政策措施护航,引导企业强化创新。在建立完善的行业保护体系的同时,持续保持高强度的创新投入,是 “德国制造”获得转型重生的关键动力。我国应借鉴德国做法,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立法,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增强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在关键性领域寻求突破性进展。三是继续高规格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助推企业跨越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 “死亡之谷”。

  以先进标准引领,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可借鉴德国体系化打造 “德国制造”的经验,一是构建更加先进和严格的标准体系,以先进标准倒逼产业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断增加 “中国制造”含金量。二是实施 “中国制造精品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区。三是培育优秀品牌,引导企业提高品牌意识,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以智能制造助力,加快传统制造模式转型。一是大规模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打造一批标杆示范企业,带动全行业转型。二是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制造业生态。三是积极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高端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制造模式变革。

  以工匠精神示范,培育新时代大国匠人。工匠精神是 “德国制造”的精神动力和成功密码,要传承我国的匠心文化,大力塑造培育中国的工匠精神。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曹茜芮 冯运卿 王海龙)

延伸阅读
13.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