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离不开工匠制度的孕育
长江日报评论员
弘扬工匠精神,现在已经在中国上下达成共识。“工匠精神”,今年更深被写入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刚刚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则把质量与工匠精神联系起来。大家都在推崇工匠精神、呼唤工匠精神,但这种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产生,是一个很值得推敲和研究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工匠精神,似乎满足于它是一种优秀品质,跟其他优秀的道德品质一样,并可以通过宣传、倡导、示范而使之流行起来。有人把工匠精神总结为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在浮躁时代坚守着一种情怀。还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大家都在说它好,号召大家将它发扬光大,但要下的功夫远远不仅于此。
单纯一个概念并不能产生魔力,改变社会生活的现实。比如我们坚持倡导志愿者精神,不能不承认,这种倡导给人们输入了相应的行为动机。但放眼全球,志愿者活动之所以蔚然成风,主要基于志愿者组织强有力的组织,通过组织工作把志愿者发动起来,投入了实际的志愿活动中。不是概念改变世界,而是社会现实让我们懂得了概念的内涵。
与其说有一种“工匠精神”客观存在,还不如说,“工匠精神”蕴藏于工匠生产的具体表现中。精神是第二性的,工匠才是第一性的。呼唤工匠精神的背后,也说明今天匠人匮乏。长期人口红利之下,诸事百工皆是人员匆匆流走,打短工、兼职者占据制造业的半壁江山,大量农民工分布工地一线,凭的都是现学现卖的“手艺”。所谓“工匠精神”,没有专业能力依托,没有一批职业工人群体大量存在于社会基础建设领域,怎么可能呼之欲出?
所谓工匠制度,不是我们的凭空想象,也不是一种理论假设。在古希腊以及十四五世纪的城邦,手艺人是行会特许入行的从业者,他们有一个长达数年甚至上十年的学徒期。在中国古代,朝廷设有匠籍,一个家庭数代人传承某种手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公有制企业,师傅带徒弟仍然是工厂培养合格工人的主流模式。近30年来,我国诸多行业企业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其用工原则是廉价,而不在乎员工有没有合格的职业技能。脱离工匠制度,工匠精神其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提倡工匠精神,意味着这种精神相对衰落了。所以要弘扬工匠精神,必须先造就合格工匠,这就离不开工匠制度。
工匠制度的要义,就是培养拥有熟练职业技能的劳动者,这需要一个较长期的专业技术训练过程。德国、日本是制造业强国,德国拥有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体系,每年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并被送入专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至于日本,1958年制定了《职业训练法》,体现出国家对“职业训练”的高度重视。
今天我们强调工匠制度,不是主张复古,而是强调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工匠精神固然包含精益求精的追求,但没有过硬的本能,光是有良好的愿望,也弄不出高品质的“中国制造”。如果我们培养出合格工匠,所谓工匠精神,无非是他们自然外露一种共有的职业气质。
继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之后,日前,李克强总理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工匠精神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核心元素
何谓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至臻完美。大凡有工匠精神支撑的企业与产品,一定是有美誉度的。瑞士的各类名表、奥地利的施华洛世奇水晶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至今驰誉全球,经久不衰。上海曾是我国制造业的重镇,上海制造一度是信得过产品的代名词,特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牌手表、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以及培罗蒙西服、蓝棠女式皮鞋等等,就是上海制造的标杆,背后闪耀着上海的工匠精神,为全社会所敬仰和追慕。今天讲上海的城市精神,我认为形成上海风格并在全国独占鳌头的就是上海的工匠精神,这是上海城市精神中的核心元素。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曾使上海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高地,成为中国品牌的高地,成为中国工匠辈出的高地。令人遗憾的是,上海人过去一贯以追求生活品质的精细化“讲究”和生产工艺的精细化“讲究”而著称,现在这种“讲究”往往变成“将就”。这种变化某种程度上与城市工匠精神的式微相关联。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英国访问,到BBC苏格兰总部参观,主人告诉我这栋办公大楼已装修快三年了。我表示怀疑,因为这是简单型装修,何以这么旷日持久? 主人告诉我,装修公司认为必须对自己装修的过程负责,对最终装修的结果负责,每个方位都有严格标准,每个过程都有严格程序,不能偷工减料,草率完工,否则宁愿不做。也是那个年代,我去东京访问,东京FM电台的台长在一家很高级的法国餐厅请我吃饭,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旁边一位穿黑色礼服的招待员,身材颀长,举止得体,令人刮目。11年以后,我再去东京,原东京FM电台的台长又在当年的法国餐厅请我吃饭,而在一旁侍候的招待员竟然还是当年的他,尽管头发已经花白,但还是那样举止彬彬。我们彼此都认出了对方。这种坚守爱岗,这种职业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在服务业的体现。
工匠精神是职业诉求与产品诉求的耦合
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职业诉求和产品诉求。所谓职业诉求,就是培养从业人员的敬业感和荣誉感,使他们不仅仅将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且作为一种事业追求,一种工作荣耀,一种生命守望。他们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能。而这种职业态度是基于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投入的基础上的。正是在这份执着坚守之中,他们也享受着社会对他们的职业认同,以及工作本身带给他们的乐趣与荣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的七级八级技工不但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也收获了相应的地位和待遇。从这一意义上,我非常赞赏央视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社会应该为这些精英喝彩。社会对精英的定义不能只局限于政治人物、科学人物、文化人物等,理所应当还应该包括技能岗位上的优秀人物。有一次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领导交谈,他很自豪谈到他们学校的优秀校友代表:包起帆、徐小平、李斌。这些上海的“工匠”,不仅应该成为应用型大学的骄傲,也应该成为上海的骄傲、全社会的骄傲。所谓产品诉求,就是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生产,再到产品检验,直至产品面市,乃至包含消费者使用体验,整个产品链都是一种不断追求完善、精美和极致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工匠精神不能仅仅体现在产品的末端,还应该体现在产品的全过程。让产品始终引领时代,引领潮流,引领审美。
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而标杆性人物、标杆性品牌和标杆性企业实际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也是中国制造所孜孜以求的文明特质。由于中国的工业文明姗姗来迟,因而现今我们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修补中国在早期工业文明时的缺失。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重塑中,举起工匠精神的旗帜,就是营造社会氛围、累积心理沉淀、提升实业精髓,为工匠精神的崛起夯实基础。现代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已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特而优,这就无形中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一批注重高品质、高性能而不吝高价格的中国消费群体正在形成,他们也会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提倡工匠精神应该也必将成为我们社会的自我追求。
(来源:文汇报,作者陈圣来为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